“15分鐘”距離內,上海老人如何養老?

01/12 6
上海兩會會場內,如何在“15分鐘”距離內養老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大家調研后發現,在推進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設施空間布局不夠合理、服務精細化程度有待提升、上門服務需求難以滿足等問題,需要從頂層設計、提升服務能級、加強站點建設等方面繼續發力。

虹口“10分鐘養老服務圈”呼之欲出,建設“顧問點”打造“管家式”養老服務

11/10 12
虹口區60歲及以上老年戶籍人口已占全區總人口的43%,老齡化程度位居上海前列。虹口區牢記囑托,圍繞“9073”養老服務格局,不斷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最近,包括嘉興路街道和平社區在內的3個社區,入選“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至此,虹口區“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增至5個。

補人才缺口 上海市引導大學生進入養老行業

11/02 6
社區里的養老設施越來越多。除了這個看得見的變化,各地還在想辦法補齊養老社工的缺口。在上海,580多萬60歲以上的常住人口中有97%需要居家或社區養老,這樣算來至少需要6500名社工,目前面臨較大缺口。近日,上海市推出新舉措,引導大學畢業生參與養老社工工作。

崇明又新增一家養老院

10/30 5
日前,記者從區民政局獲悉,崇明陳家鎮敬老院新建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項目完工后,將進一步完善崇明養老服務體系,推進養老高質量發展。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三幢樓棟主體和外立面裝修已全部完工,

聚焦區域民生工程,普陀的他們全力保障社區養老服務→

10/24 5
近日,上海市養老產業促進中心對普陀區2022年新增的4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及19個助餐場所展開督查。督查組通過實地走訪,查看站點基本建設情況、詢問站點管理服務情況等,對各項民心工程落實情況進行現場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