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和高鐵里程數都可以說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跨省跨市交流很頻繁。在醫療領域,東部省份和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擁有最多的三甲醫院,設備最好,見過的病例也最多,專家很多,所以效果也最好。不少在中西部地區的參保人員,會出現不少在省外異地就醫的情況出現。每年去廣東、浙江等省份務工的人員很多,有些務工人員還會出現拖家帶口的情況。也有一些退休人員去北上廣等大城市跟兒女一起生活的等等,一些是長期在外地務工或者居住的。還有很多就是當地的醫療條件無法救治的,只能轉到外地的大醫院去治療。這種情況下要記得申請異地就醫備案。異地就醫備案分為兩種,一種是轉外就醫,還有一種是異地安置,要了解兩種備案方式的申請條件和報銷待遇,才知道要如何申請備案醫保才能多報銷一些。


轉外就醫

這個比較好理解,最多的就是當地的醫院醫療水平不夠,去省外大醫院就醫的情況,還有一些是外地出差啊,旅游啊,短期探親等等一些情況出外省的時候發生了疾病,需要在當地醫院報銷的情況。申請方式比較簡單,線上可以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小程序進行申請,線下可以到當地的醫保局大廳申請。轉外就醫備案成功后按照參保地最高等級醫院的報銷比例(不少地方還會降10%)進行報銷。

如江西的居民醫保,在統籌地區內三甲醫院就醫的話就按照600元的起付線,目錄內費用60%的比例報銷,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后在省外異地就醫,不管在任何等級的醫院,其報銷比例都是50%,起付線600元。如果是在省外的一級醫院看簡單的病的話就會顯得報銷比例比較低了。


異地安置

異地安置相對來說申請條件可能更高,需要長期在外地居住或者長期外出務工的,還有一些隨務工人員在外省讀書的參保人員等。申請方式也基本差不多,線上線下都可以申請。指示提交的材料需要體現長期外地居住的,比如說居住證、務工證明等材料。異地安置辦理成功后,就是完全按照參保地的報銷政策來進行報銷的。

如江西的居民醫保,在一級醫院住院的起付線是100元,報銷比例為90%;異地安置后到上海的一級醫院也是一樣的起付線,一樣的報銷比例。假如說一個江西的參保居民在上海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療機構)就醫花了2000元;異地安置的話,可以報銷1700元左右。而轉外就醫的話,只能報銷700元左右。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要知道一點,異地就醫備案也好,異地安置也好;都是就醫地的醫保目錄,參保地的報銷政策。只要是省外就醫,就一定要在申請在就醫地直接報銷,這樣最方便,而且報銷比例更高??梢陨暾埉惖匕仓玫?,就要申請異地安置,比轉外就醫藥多報銷不少。而且現在的國家醫保系統設置了申請省外異地就醫只能結算一次,而異地安置就沒有這種限制,不管是住院、門診只要是在安置的期限之內,都可以多次報銷。有些人患有長期慢性病需要在某個醫院多次就醫的,可以選擇申請異地安置,不僅可以多報銷一些,還更方便很多

免責聲明:本網資源來自網絡,不代表安養網的觀點和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異地就醫和異地安置的區別,申請正確醫保就可以多報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