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早在2019年11月,《上海市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工作指引》就已出臺,推進“15分鐘服務圈”布局。2021年3月20日,《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正式施行,要全面實現15分鐘養老服務圈布局,促進“長三角養老一體化”。
上海一直都在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其中也蘊含著大量的機遇。
其一,金融服務養老產業,打通產業壁壘
“現在養老機構中大部分依然是小微機構,存在著盈利難、融資渠道難、融資渠道少、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這就需要金融機構為此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徐啟華說道。
上海積極探索以金融服務養老產業,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金融服務專業委員會發布十項舉措,其中提到加大協會養老產業信貸支持、拓寬養老產業資本融資渠道,支持養老企業境內外市場融資、加大養老服務產業投資力度等。
除此之外,上海各大銀行也在加速布局,上海農商銀行推出養老金融服務品牌“安享心生活”,打造百家養老特色主題網點;交通銀行推出“交銀養老”品牌,提出金融戰略行動計劃20條,圍繞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領域展開,支持旗下子公司聯合社會資本設立、參投養老產業基金等。
其二,科技賦能養老產業,智慧養老
上海市一直將“智能”元素嵌入機構、社區、家庭的養老服務,先后推出為老服務智慧平臺、智能水表服務、上海智慧養老系統、為老服務一鍵通等。據上海市民政局數據,到2025年底上海將建成100個智慧養老院、1,000個數字化社區養老服務場所。
目前各大巨頭紛紛積極加大養老板塊布局,如中國太平保險2014年開始布局養老產業,打造的第一個項目是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中國太平·梧桐人家”,項目總投資近40億元,今年又斥資10億在上海開首家康復醫院;太保在2020年完成首期養老不動產百億投資布局,上海東灘、上海普陀養老基地也連續動工;國壽設立國壽大養老基金,重點聚焦持續照料退休社區、城市核心區醫養綜合體、精品養老公寓等實業資產,布局康復、醫養、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健康產業園等養老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資源。2021年上半年,國壽大養老基金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區域已啟動多個養老養生項目。
圖片來源:公眾號【有態度的精蒜濕】
除此之外,眾多地產巨頭如萬科、保利、復星也紛紛試水養老地產。2015年,上海萬科推出“申養”品牌,建立了社區養老、照護機構、長者公寓、護理醫院等四大產品線,今年10月,上海萬科首個養老地產項目“智匯坊”落地;保利地產旗下養老機構“和熹會”在上海深耕已久,2017年首個“嵌入式”社區養老機構——“保利·慧享福”項目落地;8月23日,世茂服務控股與椿熙堂達成合作協議,將受讓其56.36%股權,共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業務。
免責聲明:本網資源來自網絡,不代表安養網的觀點和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上海破解養老“難題”,釋放大量產業機遇